气管
支气管结构:Bronchial structure
气管和支气管壁自内向外有黏膜、黏膜下层及外膜。
(1)黏膜层:由黏膜上皮、黏液纤毛装置及固有膜组成。
①黏膜上皮:气管到细支气管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终末细支气管到呼吸性细支气管中段为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下的肺泡管、肺泡囊为无纤毛的单层柱状或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②黏液纤毛装置:气管到细支气管黏膜表面有黏液纤毛装置,其内层是稀薄浆液,称浆液层,外层是呈间断滴状的黏液,称黏强力层。
③固有膜:固有膜位于黏膜深层,由丰富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神经纤维、血管、腺体导管、淋巴组织、平滑肌及浆细胞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2)黏膜下层:全由结缔组织形成,内含许多腺体,导管开口于黏膜表面,这些腺体经常分泌黏液
(3)外膜层:由软骨和纤维组成
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通常有1~4支。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侧支气管动脉主要来自第3~5肋间后动脉。在肺门处支气管动脉互相吻合,交通成网,并伴随肺叶支气管走行进入肺叶内,随肺段支气管进入支气管肺段内,形成1~3支肺段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最终在支气管壁的外膜和黏膜下层形成供应支气管的毛细血管网。
支气管静脉分深、浅两组,深支气管静脉有许多属支,起自肺内的细支气管的血管网,并与肺静脉吻合,最后形成一支注入肺静脉或左心房。浅支气管静脉一般每侧有两支,引流肺门处支气管、肺胸膜及肺门淋巴结静脉血,右侧汇入奇静脉,左侧汇入副半奇静脉或左最上肋间后静脉。
此断面经第3胸椎体,上纵隔内头臂干位于气管前方。左头臂静脉右下移逐步靠近右头臂静脉。右迷走神经离开右头臂静脉的深面至气管的右侧壁。胸导管位于食管、左锁骨下动脉和左肺之间,紧贴左纵隔胸膜。气管多数呈C形,后面恒定地与食管相毗邻。气管的右侧壁与右纵膈胸膜紧贴,左侧则隔以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血管前间隙位于胸骨柄后方、大血管前方,两侧为纵隔胸膜围成的间隙。胸腺、低位的甲状腺位于此间隙内。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隔的前界是胸骨,后界是脊柱胸段,两侧是纵隔胸膜,上界是胸廓上口,下界是膈。
中部为右肺根,其前方为右膈神经和右心包膈血管,前下方为心包形成的隆凸,后方为食管、 奇静脉、右迷走神经和右交感干,上方为右头臂静脉、奇静脉弓、上腔静脉、气管和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