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

肺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

气管壁组成和结构 (个人免费使用)

气管管壁分粘膜、粘膜下层及外膜三层 

 

1.粘膜层有纤毛上皮,一般是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纤毛细胞:向咽侧快速摆动 

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 

基细胞:未分化细胞,有分化为上述两种细胞的能力 

刷细胞:微绒毛,感受刺激 

 

2.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有气管腺,开口于粘膜表面,分泌物中含有各种免疫球蛋白。

 

3.外膜由“C“”形透明软骨环和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环的缺口朝向后面缺口之间处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

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通常有1~4支。左侧支气管动脉主要起自胸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右侧支气管动脉主要来自第3~5肋间后动脉。在肺门处支气管动脉互相吻合,交通成网,并伴随肺叶支气管走行进入肺叶内,随肺段支气管进入支气管肺段内,形成1~3支肺段支气管动脉。支气管动脉最终在支气管壁的外膜和黏膜下层形成供应支气管的毛细血管网。

 

支气管静脉分深、浅两组,深支气管静脉有许多属支,起自肺内的细支气管的血管网,并与肺静脉吻合,最后形成一支注入肺静脉或左心房。浅支气管静脉一般每侧有两支,引流肺门处支气管、肺胸膜及肺门淋巴结静脉血,右侧汇入奇静脉,左侧汇入副半奇静脉或左最上肋间后静脉

肺循环(小循环)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得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呼吸系统(标注版) (个人免费使用)

呼吸系统: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临床上常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气管由气管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气管软骨由14-17个缺口向后,呈“ C”形的透明软骨环构成。气管后壁缺口由气管膜壁封闭,该膜壁由弹性纤维与被称为气管肌的平滑肌构成。

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前者细而长,嵴下角大,斜行,通常有7-8个软骨环;后者短而粗,嵴下角小,走行较直,通常有3-4个软骨环,经气管坠入的异物多进入右侧。

气管位于喉与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的气管杈之间,起于环状软骨下缘(平第6颈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平第4胸椎体下缘)。 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前者细而长,嵴下角大,斜行,通常有7-8个软骨环;后者短而粗,嵴下角小,走行较直,通常有3-4个软骨环,经气管坠入的异物多进入右侧。

支气管哮喘(标注版) (个人免费使用)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